湖南法治報訊(全媒體記者 伏志勇 通訊員 周子熙 譚晶)今年以來,株洲法院緊緊圍繞“講政治、顧大局、精主業(yè)、強隊伍”工作要求,堅持“兩聚焦一結合”工作思路,厚植人民情懷,聚焦民生熱點領域,守護民生福祉,用看得見的成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正義。
做深做實“法護民生”織好法治民生網
做強民商事審判。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審結民商事案件43932件,調撤案件20190件,有效防止一案結多案生;強化釋法說理,推行判后答疑,一審上訴率優(yōu)于全省合理區(qū)間;力求解法結化心結,為31968件買賣、租賃、承攬等合同糾紛定分止爭。
做實多元解紛工作。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草并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出臺綜合治理實施意見,主動與司法、住建、民政等14個部門對接,建立綜合治理“法院+N”聯(lián)調機制,引入464家調解組織、698名調解員進駐兩級法院調解平臺,訴前調解糾紛29451件,訴前調解成功23008件,訴前調解成功率78.12%。株洲地區(qū)萬人起訴率是全省唯一下降的市州。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收案同比下降6.64%,下降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做優(yōu)立案程序。積極推廣在線訴訟、跨域立案、一網通辦,網上立案37347件,占比58.71%;電子送達453350次,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訴訟服務好評率95.81%,排名全省第一。醴陵市法院、攸縣人民法院連續(xù)多季度獲評“全省法院訴訟服務示范窗口”。
聚焦民生熱點領域積極回應群眾訴求
聚焦金融、網絡詐騙領域,守護民眾財產。嚴厲打擊金融、網絡詐騙犯罪,株洲法院深入開展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融資專項行動,集中宣判3次,通報典型案例56個,通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挽回經濟損失1.2億元。天元區(qū)法院審結一重大涉境外電信網絡詐騙案,165名被告人均被判處有罪刑罰,形成強大震懾。
聚焦就業(yè)、食品領域,保障熱點民生。為營造良好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妥善審結勞動爭議案件1849件,發(fā)布《株洲法院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審結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11件29人,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三農、環(huán)保領域,助力民生發(fā)展。今年以來,株洲法院積極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妥善化解涉“三農”糾紛167件。積極開展“環(huán)境資源審判颶風行動”,堅持恢復性司法理念,建立刑事制裁、民事賠償與生態(tài)補償有機銜接的環(huán)境修復責任制度,共審結環(huán)資案件79件,判處刑罰92人,判令當事人承擔修復費257萬元、放流魚苗20萬尾、補種復綠324畝。市中院、茶陵縣人民法院與洮水水庫管理局共同建立湖南省首個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司法保護基地。
關注特定人群領域守護民生福祉
發(fā)“薪”“酬”補,為他們保駕護航。持續(xù)為農民工討薪,審結涉農民工工資案件1873件,決不讓勞動者流汗又流淚。為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889.25萬元,發(fā)放司法救助金60案156.58萬元,真正讓生活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
強化府院聯(lián)動,司法助圓“安居夢”。強化府院聯(lián)動,依法穩(wěn)妥推進涉“保交樓”案件辦理,華晨、中康置業(yè)等公司成功交付5628套房屋,華晨房地產破產重整案被寫入最高法院工作報告。
多措并舉,呵護未成年人成長。對89名未成年罪犯封存犯罪記錄,讓失足少年“無痕回歸”。發(fā)出未成年人提示卡、家庭教育令168份,督促甩手家長依法履行監(jiān)護責任。持續(xù)探索“小案件大道理”等多種形式的普法工作,開展“送法六進”活動346場次,選派兩級法院院領導、資深法官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
責編:劉惠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